罗马天主教、十字军,还有宗教裁判

罗马帝国,成为基督教帝国

初期基督教由使徒们竭力传教,教势发展到整个罗马帝国。在罗马,基督徒们对崇拜皇帝等违反圣经教诲的行为不服,这成了罗马皇帝的眼中钉。从尼罗皇帝时期开始的基督教迫害零星发生了约300年。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君士坦丁一世)根据多神教传统颁布了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合法宗教的敕令。这就是“米兰敕令”。325年在尼西亚公会议召集主教重新确立了基督教的教义。

君士坦丁将公认基督教为罗马的正式宗教,给予教会许多优惠,包括豁免神职人员的税,赠送礼物等。一般认为君士坦丁的改教和此等措施是政治手段,但毫无疑问,这最终成了基督教更加强盛的跳板。

Raphael Baptism Constantine
君士坦丁的洗礼

基督教在获得宗教自由的同时,吸取了异教文化而逐渐变质,并且在主教之间围绕首席权问题发生争执。受权的最终权力由罗马教会(罗马天主教)的教皇控制。授予特殊地位的教皇便开始行驶强大的权力。不过,上级圣职的主教叙任权则由罗马帝国皇帝叙任。罗马教会也不例外由皇帝任命教皇。这导致了皇帝介入政治权力,买卖神职等混乱局面。教皇的最大任务是摆脱世俗权力的控制,回收皇帝的叙任权。

绝对掌权者—教皇

卡诺莎之辱

1073年,被立为教皇的格利高利7世向皇帝提出主教叙任权进行协商。皇帝对此置若罔闻,教皇立即革除追随皇帝的主教,在1076年召集宗教会议,决定废黜皇帝之位。

1077年1月冒着风雪严寒,在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外,有一男子赤脚跪地三天三夜。只穿毛织的外衣,向教皇“忏悔罪过”的这一男子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世”。

Henry IV the Holy Roman Emperor waiting for 3 days in Canossa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赤脚跪地三天,恳求教皇原谅他的一切罪过。

当时是最高掌权者的这二人,教皇与皇帝之间对叙任权有了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争斗。处于被废黜皇帝之位的亨利四世 ,迫使亲自到卡诺莎向教皇请罪求恕,得到教皇赦罪后,并重新找回王位(卡诺莎之辱)。这起奇异事件成为显示教皇绝对权力的一种象征,就是当时教皇的权势凌驾于万国国家权力之上,在天底下无人能敌教皇。

十字军东征

1095年,当时的欧洲因占领土地而持续的战争不堪重负。新教皇乌尔巴诺二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为结束在欧洲持续的内乱,并为基督教的名义而开战。他提出要夺回落入在伊斯兰手中的基督教的象征耶路撒冷,欧洲人都对此表示赞成。贵族和农民们为了战争立刻聚集了起来,这就是十字军东征的开端。

CRUZADAS-es
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中东和突尼斯附近的十字军途径

1096年春天,以农民组成的约有5万名的军兵(农民十字军)开始向通往耶路撒冷的关口君士坦丁堡行军。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途中发生了悲剧,出征不久,他们中有不少的反犹太主义者,数千名的犹太人被十字军屠杀。这只不过是开始。没有太大的准备而远征的十字军开始缺少粮食和军需品,到处大肆掳掠。十字军变成了恐怖和憎恶的对象,一些军队被愤怒的村民杀害。剩下的军队虽到达君士坦丁堡,却立即被土耳其军队屠杀。最初的十字军遭惨败,教皇随即否认此事与十字军有关联。

3年后的1099年7月,由第二次骑士团组成的十字军终于攻陷耶路撒冷城,疯狂的十字军士兵,在城中大规模地抢劫和屠杀,残酷的场面可谓是触目惊心。关于城中穆斯林和犹太人被屠杀的数量,历史记载并不详细,据穆斯林的记载大概有7-10万人。

十字军头目写给教皇的信中说:“他骑马走过尸体狼藉的地方,血染马腿到膝。街上到处可见成堆的头、手和脚,尸体腐臭持续数月。”

Combat deuxième croisade
第二次十字军战争

1202年,耶路撒冷再次被穆斯林所控制。教宗英诺森三世试图重新找回在穆斯林统治之下的耶路撒冷,并再次发动了十字军运动,但长达百年持续的战争中欧洲人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少数的骑士团响应。

ConquestOfConstantinopleByTheCrusadersIn1204
1204年攻占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不仅给基督教史留下了一块不可抹去的令人羞耻的“伤痕”,还留下了对基督教的憎恶和仇视,同时,也不可否认对欧洲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欧洲人初次因十字军融合了起来,显示了欧洲人的真面目。以此为契机,欧洲最终成了世界的主要权力。掳掠了阿拉伯灿烂的文化遗产和拜占庭帝国的经济财富,确立了贸易的新系统。故此,罗马天主教积累了很多财富。高耸的铁塔,如同雄鹰展翅翱翔一样的意大利的锡耶纳大教堂、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法国巴黎的诺特丹大教堂、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教堂等庄严雄伟的大教堂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

宗教裁判

“异端”——这是一个令人联想起恶魔形象的可怕的词汇。令人惋惜的是,当时强力反对罗马天主教,并选择节俭贫穷生活的人被打上了异端的烙印,教宗英诺森三世决定铲除异端。教皇委员会所属的军队立即出动寻找异端,一经发现,就立即处决。这一运动起源于法国,最终是法国人对法国人,基督徒对基督徒的抗争,是同族之间的血战。

被定为异端的人只有在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死亡之间选择其一。这无异于一把双刃剑。1231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为了更加确实地铲除异端的根,想出了一个新法子。那就是声名狼藉的、对人类以及罗马天主教留不可磨灭污点的“宗教裁判所”。而且,那是基督徒们遭遇的最可怕、最残忍的恐怖空间。

Burning of the Waldensians
此图片描写坚守福音主义信仰路线的瓦尔多派(瓦尔多派)在宗教裁判被火刑的场面。

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宗教裁判

西班牙曾一度在西欧是最宽容的国家。据说,当时基督徒、穆斯林、犹太人共同生活,彼此间即使结婚了也不介意对方的宗教。况且,西班牙是伊斯兰共同体存在的唯一一个西欧国家。

但是,情况发生了巨变,女王伊莎贝拉想要创建一个统一的西班牙王国,为此她选择了基督教。 居在西班牙的犹太人被迫改信天主教,不然只能离开西班牙。结果,许多犹太人选择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长的古国西班牙,开始了遥远的航程。反之,留在西班牙改宗为天主教的犹太人也不少。

An auto-da-fé of the Spanish Inquisition and the execution o Wellcome V0041892
当时的犹太人们要么选择改信天主教或离开西班牙,约么就被定为异端被火刑。

不幸,宗教裁判开始后,最先蒙难丧生的就是他们。犹太人离开西班牙不到十年,穆斯林也被迫做出艰难抉择,不是改信天主教就是流亡国外,在此过程中,许多穆斯林被提到宗教裁判。就这样开始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是最残忍又可怕的酷刑,处决方法臭名昭著,经200年以上的时间里,在宗教裁判执行的死刑大约有32000件。结果,西班牙在16世纪初终于确立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                                                                                                                                                                                                                                                                        Scene from an Inquisition by Goya

西班牙宗教裁判进行到18世纪末

即便如此,历史的时光还是流逝

似乎无止境的西欧残忍的宗教裁判的火势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沉。另一方面,拜占庭帝国受伊斯兰教徒的影响逐渐走上衰退之路。直到1400年左右还存留的君士坦丁堡也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完全占领,在他的统治之下,基督徒们在东欧受控。素称“第二罗马”的东方教会(从天主教分支的希腊正教会)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不再是基督教传统的核心。

Zonaro GatesofConst
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基督教的历史准备迈向新时代。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并且,由艺术家、学者、科学家等知识巨人的出现把人类历史转向近代文明。文艺复兴,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文化运动已开始了萌发。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6 thoughts on “罗马天主教、十字军,还有宗教裁判

  1. 撒旦用格式的手段来破坏上帝的救赎施工,虽然上帝赐予的生命的真理逾越节被魔鬼废除了,可是上帝依然还会为我们重新回复新约真理赐予我们永生和天国的。

  2. 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真是残忍无比,这样的团体就是敌对上帝的团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